您的位置 首页 健身大数据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北京正式推行健身房7天冷静期

4月1日,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通知,《北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正式实施。示范文本明确了体育健身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细化了服务内容,同时为了预防和减少因冲动消费引发的纠纷,为消费者设置了7天冷静期。

 

示范文本适用于北京市向消费者提供健身服务指导的健身房、各类体育健身场(馆)等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体育健身预付费服务交易。需要注意的是,私教课和体育技能培训不适用于本合同。

 

 

 

健身教练国职证书取消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国职当仁不让成为行业”通行证“,成为走上健身教练岗位必备的职业资格,但在今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发布的《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关于开展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工作的通知》来看,“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被“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取代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工作目前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是唯一由国家体育总局官方颁发的健身教练证书。新证书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由人力中心颁发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证书,证书可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管理平台查询。

 

初级培训测评费用为500元/人(包含理论知识150元/人,专业技能350元/人),中级、高级培训测评费为600元/人(包含理论知识150元/人,专业技能450元/人)。

 

目前,上海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体育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作为培训测评合作机构开展第一批试点。

 

 

 

健身镜开启“百镜大战”

受疫情的影响,家庭健身领域快速发展,以FITURE为代表的健身镜产品在今年上半年纷纷进入市场。4月中旬,健身镜品牌FITURE宣布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另一家智能家庭健身速境(SPEEDIANCE)宣布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产品预计于2021年Q4上市。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三体云动数据中心制图

 

“硬件+内容+AI+服务”是目前国内健身镜产品的主要模式,这场“健身镜之战”已经悄然打响。 在电商平台,搜索“健身镜”,可以看到除公开发布的品牌,还有一些厂家直销的智能健身镜。价格划分的也比较明显,集中在3000元和8000元。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YUPP、FITURE、咕咚FITMORE、乐刻LITTA

 

从FITURE公布要推出健身魔镜,到数十家健身镜品牌出现,国内健身领域对健身镜的质疑从未间断,“健身镜走红,是健身鸡肋还是智商税?”

 

FITURE继2020年10月推出FITURE魔镜后,今年6月又推出了FITURE魔镜旗舰版,定价4800元。据悉,FITURE携手薇娅直播间让利促销,共吸引超过440万人次用户观看,并实现全渠道单日产品销量超3000台,创造了智能健身镜领域的新纪录。

 

 

 

 

金吉鸟健身陷入闭店潮

累计超200万会员的健身连锁机构“金吉鸟”被曝旗下多家门店接连闭店,陷入闭店潮。根据江苏广电总台披露,南京多家金吉鸟健身门店的私教为了冲业绩,通过不正当手段让消费者购买几万、十几万的私教课,当消费者退费时,被店方要求收取30%的违约金。

 

但同时教练也是受害者,从2020年开始,不少金吉鸟的教练就被拖欠工资,教练只能通过做业绩才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陷入了恶性循环。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两年前倒下的浩沙健身,当时南京4家浩沙健身门店无征兆闭店,金吉鸟还在第一时间发表公开信,表示可以无偿接收浩沙会员,如今,金吉鸟健身也陷入了闭店潮。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公开资料显示,金吉鸟健身创建于2005年,创始人为周荣,旗下连锁健身中心遍布国内40余座城市,截止2020年12月门店数量达400余家,门店数量居国内健身品牌的首位。2018年,品牌还曾提出过“开设千店”的发展目标。

 

然而因疫情影响,2020年金吉鸟健身在多地的连锁店开始传出欠薪等负面消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有不少被拖欠薪资的员工发布视频维权。

 

创始人周荣已于今年6月卸任品牌主公司法人,但仍为品牌旗下多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今年6月初,金吉鸟集团还在召开年度分享会。目前,金吉鸟健身旗下多家公司诉讼缠身,周荣本人已被限制高消费。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发布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发布

3月21日,在中国健美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三体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三体云动数据中心承办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点击查看报告数据)全国发布会在上海举办。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张海峰致辞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张海峰,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以及报告的全体专家顾问团队和编委团队共三十多位嘉宾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同时会议还吸引到健身行业从业者、投资人及产业研究人员等超过300名专业观众。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报告》显示,中国整个健身行业的健身会员数约为7029万(不含港澳台),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环比去年增幅3.19%。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约44305家(不含港澳台,不含所有类型的工作室),比2019年的49860家下滑了11.1%。

 

《2020上海市健身休闲业数据报告》发布

在今年3月上海市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三体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2020上海市健身休闲业数据报告》正式发布。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李海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报告显示,产业规模方面,2020年上海市泛健身类场馆数6927家(含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以及部分泛健身休闲类场馆),位居全国城市广义健身场馆数量排名第一。占全国比重4.46%,相比2019年下滑15.8%。

 

健身消费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健身人口约为268万,约占全国的3.64%;健身人口的渗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1.03%。在一线城市乃至全国,上海的健身人口数量居于首位。

 

2020年上海健身俱乐部与健身工作室会员的人均年度消费金额分别为5582元和12068元。上海市健身俱乐部与工作室会员总数分别为208万和60万。

 

从上海健身休闲业趋势来看,健身方式居家化,健身休闲智慧化,用户需求个性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监管日渐规范化,青少年体育培训日趋火热。

 

《2021中国瑜伽行业报告》发布

今年6月,由三体云智能及其他数据平台协助精炼GymSquare发布的《2021中国瑜伽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瑜伽场馆规模达到42350家,相比2020年,增长9.1%。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其中,北京1868家,上海1897家,两个超一线城市的瑜伽馆体量相当。深圳瑜伽馆其次,规模为1395家,广州为963家。总体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瑜伽馆规模,占全国瑜伽馆规模的14.5%。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

 

在新一线城市上,在成都、重庆、杭州等15个新一线城市中,总共瑜伽场馆数为10817家,占全国瑜伽馆25.5%。其中,成都瑜伽馆规模为1237家,苏州为1043家,重庆902家,杭州为688家。新一线城市瑜伽馆规模占中国瑜伽馆规模的25.5%。

 

 

 

 

健身行业融资盘点

根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健身行业共发生14起融资事件,融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健康食品和智能硬件两个领域,其中健康食品领域共有7起,智能硬件领域共有3起。

 

盘点:2021上半年健身行业大事件三体云动数据中心制图

 

从融资轮次来看,超级猩猩和Keep分别来到了E轮和F轮。完成E轮数亿元融资的超级猩猩,投后估值逼近10亿美元,超级猩猩表示将在在人才引进和课程研发上加大力度。截至目前,超级猩猩共获得过7轮公开融资,总融资数额超6亿元。

 

而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司keep在今年5月被外媒报道将赴美IPO,计划融资3亿至5亿美元,这是Keep今年第二次被传上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