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过去,由于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给实体健身门店带来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但却成为互联网健身和家庭健身的“助推器”。回顾2021年健身行业所发生的事情,三体云动数据中心总结了10个关键词,记录这跌跌撞撞的一年。
「康比特」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期
12月3日,运动营养品牌康比特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了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文件。辅导机构为太平洋证券。12月6日,北京证监局已受理并确认了公司的辅导备案。
目前,康比特尚未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根据已披露2019年及2020 年的经审计财务数据,尚不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康比特是专业运动员和广大健身爱好者们再熟悉不过的品牌了,乘着今年东京奥运会的热潮,康比特签下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想要借助偶像的影响力,鼓舞更多年轻人走向运动场。而青少年运动营养将是康比特下一个方向。
「中健银座」总裁胡国雄离职
「莱美中国」CEO姜楠Jane离职
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国内健身行业两个知名品牌发生了人事变动,一个是中健银座胡国雄离任总裁,另一个为莱美中国CEO姜楠Jane离职。
上一次人们将目光放在胡国雄身上还是两年前,胡国雄先是在2019年6月离任一兆韦德CEO,而后又在2019年8月宣布加入中健银座担任CEO,也为中健银座的全国门店带来了新的调整。新的团队大部分由原一兆韦德团队组成,胡国雄更多是把一兆韦德的管理模式,带到中健银座。
2020年疫情的突袭,也让中健健身措手不及,疫情期间暂停营业,俱乐部收入为零、负债激增,为扶持企业恢复正常运营,济南市政府牵线多个金融机构给中健健身带来上亿元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
虽然扛过了2020年的疫情,但现金流仍是一个困扰的问题。据精练报道,胡国雄离职的最终导火索,可能在于难以达到更高业绩预期。而中健银座的此次人事变动是公司上层自我推动的结果,和胡国雄一同离开的,还有一批高管成员。
另一家进入中国23年的健身品牌——莱美,在12月初也发生了人事变动,莱美中国CEO姜楠Jane离职,公司CFO季嘉华Brian目前任代理CEO,接替莱美在中国市场的相关业务。
2017年加入莱美中国的姜楠,在俱乐部授权和教练培训两个核心业务上,带领莱美中国公司化运作,促成莱美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化落地。
疫情促使互联网健身用户的快速增长,使得莱美拓展了to C线上健身内容,2020年12月发布了首个健身类虚拟偶像“Reyna娜娜”,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运营,并在2月推出APP莱美健身进行内测,但在11月就下架了,意味着to C业务的搁浅。几乎在同一时间,姜楠离任。
「金吉鸟」破产清算,潮庭健身“跑路”
2021年6月,金吉鸟健身被曝陷全国闭店潮,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的店铺陆续闭店、转让,经过半年的会员投诉纠纷,12月初南京金吉鸟破产清算。据悉,债权人应当在2022年1月6日前完成申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22年1月14日15时以线上方式召开。金吉鸟健身成为浩沙健身倒闭后,又一个倒下的头部健身品牌。
另一家以加盟为主的潮庭健身在今年也陷入闭店潮,先是宁夏银川地区11家店全部停业,涉及金额达470多万元。随后,潮庭健身所在的海南海口、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榆林等多地相继“跑路”。
目前,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正在登记统计潮庭健身涉事消费者信息。10月中旬,宁夏市场监管厅会同多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区展开为期3个月的重点行业商业预付卡专项规范整治工作。
中田健身门店突破「1000家」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中田集团旗下的中田健身工作室已经达到了1010家门店。其中上海拥有259家门店、广东省336家、浙江省121家、江苏省107家。根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了解,2020年中田健身全国门店才刚530多家,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门店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主打“私教包月”的中田健身,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健身教练薪资不设底薪,销售提成以及课时费是主要薪资构成,教练可通过业绩考核晋升为店长,店长有进一步成长为管控数家店的“中田股东”可能。
模式核心是把教练培养成合伙人,既满足了轻资产、广开店的需求,也间接架设了教练的成长阶梯。这也是中田健身能够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健身教练国职证书」取消
「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上场
今年6月,从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发布的《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关于开展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工作的通知》来看,“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被“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取代。
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工作目前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是唯一由国家体育总局官方颁发的健身教练证书。新证书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由人力中心颁发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证书,证书可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管理平台查询。
目前,上海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体育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作为培训测评合作机构开展第一批试点。
北京:预付卡「七天冷静期」正式入法
今年的4月1日,《北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正式实施。为了预防和减少消费者因冲动消费引发的纠纷,为消费者设置了7天冷静期。需要注意的是,私教课和体育技能培训不适用于本合同。
11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条例》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七天冷静期”正式入法。
7日内“未开卡”可全额退款。条例明确,消费者自购买预付卡之日起7日内未兑付商品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退卡,经营者应当于5日内一次性全额退回预收款。不过,消费者因购卡而获得的赠品或者赠送的服务,也应当退回或者支付合理的价款。
“预付费”将有存管银行。为了防止商家恶意卷款跑路,条例规定建立“预收资金存管制度”。经营者应当在存管银行开立专用存管账户,将符合规定要求的预收资金存入账户并按照规定方式支取。
「信用中国」网站将公示失信体育健身企业信息
2021年5月,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整治行业发展乱象,促进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决定组织开展体育健身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信用中国”网站上开设体育健身企业信息公示专栏,公示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等信用信息。
在企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公示内容,适时组织相关企业开展信用承诺,完善系统相关功能,推动信息公示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2021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计划》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计划》中提出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鼓励体育企业运用“上云用数赋智”“运动银行”等手段,来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此外,智慧化服务是此次《计划》中的一个亮点,把科技融入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当中去,可以利用科技降低运动的风险,有利于运动项目的普及。
健身镜呈现「百镜大战」
疫情反复爆发的影响之下,家庭健身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FITURE为代表的健身镜产品在今年的五六月份集中进入市场,“硬件+内容+AI+服务”是目前国内健身镜产品的主要模式。
4月中旬,FITURE宣布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随后的几个月里又先后推出了旗舰版和mini版健身镜。根据FITURE官方公布的数据,仅在11月份单月销量过万,达到10372台,位于京东和天猫双平台智能健身镜类目销量和销售额第一名。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约人民币180亿元,智能健身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约人民币0.3亿元,智能健身镜赛道正处于发展元年,预计2025年智能健身镜市场规模将达到约人民币112亿元。
目前,华为、小米、OPPO三家已完成了健身镜相关技术专利和商标的注册认知,并有望在短期内将旗下智能健身产品推向市场。 随着技术壁垒逐渐打破,自研原创内容、原创课程将成为同类产品未来竞争的重点。
「14个健身项目」融资金额超亿元
根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健身行业融资金额超过亿元的项目共有14个,主要分布在互联网健身、家庭健身、健康食品、智能硬件等六个细分领域。
其中互联网健身的项目共有7个占到50%,融资金额最大的项目是Keep,为F轮3.6亿美元,其次是B轮的FITURE为3亿美元。
从融资领域来看,早期的互联网健身项目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例如已经到F轮的Keep;还有新涌现的家庭健身项目在疫情之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FITURE。作为中国智能健身镜行业的先入局者,FITURE自2019年8月获得天使轮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已走到B轮,累计融资金额近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