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身大数据

2021健身城市排行:上海蝉联第一,武汉强势回升 | 2021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解读

专业健身业态类场馆9.4万家 

广东省场馆数居首位:18621家

2021年国内疫情仍有波动,健身场馆数量略有下滑。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的统计,截止2021年12月,全国体育休闲与运动健身类场馆总数约19.5万家,其中与健身相关度较高的广义健身场馆数约14.9万家,相比2020年的15.7万家下降了5.38%。
广义健身类场馆中,包含了如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等专业健身业态类场馆数共约9.4万家,以及泛健身类场馆5.5万家,包括团操馆、瑜伽馆、舞蹈馆、拳击馆、单车馆、游泳馆、室内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场等其他含有健身运动属性的室内体育休闲运动健身场馆。
按省份划分,全国TOP10省份(含直辖市)广义健身场馆数共约9.52万家,占全国63.45%份额。其中广东省场馆数18621家,占全国总场馆数的12.41%,蝉联第一分列二三位的是江苏省和山东省,占比分别为8.46%和8.45%
细分到城市维度,全国排名TOP30城市广义健身场馆总数为69933家,占比为全国46.77%。其中,TOP10城市共38088家,占比为25.47%,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分列前四位,合计21485家场馆占全国14.36%份额。
另外,帮助广东省挤进省份排行榜TOP1贡献最大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合计12196家场馆,占全国的8.14%。另外,2021年除了广东省以外,江苏省也凭借着徐州市的入榜,成为第二个有超过四个城市同时进入TOP30榜单的省份,其他超过三个城市的省份是浙江和山东。

 北京 健身俱乐部1144家

 上海 健身工作室3028家

从数量看,尽管遭遇连续两年的疫情较大影响,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仍然是北京,其次是上海,两大城市健身俱乐部数量均超过1000家;健身工作室门店数量最多的则是超过3000家门店的上海,远超排名第二的北京,甚至是广州、深圳的近三倍数量,体现出作为一个国际时尚之都在健身领域的领先性。
新一线城市中,成都、重庆紧追一线城市,俱乐部数量都在500家以上,工作室数量与广深持平。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佛山:连续五年排名上升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1年5月份公布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与2020年相比,新一线榜单中,宁波在2020年离榜后重新入榜,而去年第一次进入新一线行列的合肥掉队。在排名上,杭州反超重庆,重新回到第二排序;排名上升的还有苏州、西安、南京、佛山。一线城市排序出现调换是今年的一大亮点之一,2021年排序重回2018年现象,上海反超北京,变为“上北深广”。
佛山⸺新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连续五年排名都在上升的城市,2021年佛山从新一线的尾部向上跃升3位,排在全国第16的位置。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截至2020年底,佛山市有体育场地20842个,体育场地面积共计2352.29万平方米。近年来,佛山引入智能体育设施项目,积极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至2023年年底,全市将完成新建或改造提升社区体育公园不少于786个,加快形成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多层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健身产业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

2021年:上海蝉联第一,武汉强势回升

《2021年度中国健身产业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沿用了2020年城市健身行业景气指数的评价体系。总体而言,各个城市健身行业目前发展情况不一,景气指数评分差异较大。
健身行业景气指数最高的城市依旧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与广州市依次排在二至四位。北上广深作为公认的中国城市顶流,2021年依旧保持着最先进的城市化水平、较大的城市规模、较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较强的经济文化的辐射力,代表着巨大的市场与极强的消费力。其中,上海市和北京市景气指数的提升更为显著,分别从2020年的72.98与60.94提升至了2021年的80.50与66.87。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商业中心,其海派文化本身具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色使其成为欧美健身文化最早引入中国的先驱城市。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之后跨国公司、外企的蓬勃发展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为健身行业培养了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群体基础。2021年度上海市成为了首个在景气指数上突破80的城市,这主要依赖于行业供给和经济效益这两方面的提升
2021年度上海市的宏观环境评分排名提升2位,经济效益排名提升7位,其巨大的健身市场以及蓬勃发展的健身行业在2021年展示出了依旧强劲的实力。2021年度北京增长了5.94分,主要是源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健身爱好者可以重返健身场馆,另一方面,家庭健身的热潮带动了部分健身爱好者也走进了健身房,促使北京在经济效益的排名中提升4位
值得关注的是,该景气指数反映出了疫情、灾害天气对多个城市健身行业产生的影响。2021年的武汉成为了景气指数增幅最大的城市,猛增了10个百分点,在景气指数排名中提升了3位,走出2020年疫情影响的低迷状态,武汉市在2021年健身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展示出了极强的实力,宏观环境排名提升了5位、行业供给排名提升了2位、经济效益排名更是提升了11位
与之相对的,西安市景气指数急剧下降了5位。这可能与西安市在2021年12月爆发的本土疫情有关,由于疫情较为严重,西安全市实施封闭式管理,这也是自武汉之后,第二个因疫情管控采取“封城”的超大城市。
另外,郑州市健身行业景气指数直降了7个百分点,这可能与2021年遭遇的重大暴雨灾害有关。郑州市的教练人数、会员人数、消费能力、门店净增率和营业额均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郑州的排名处于所有城市中的末位。
此外,宁波作为新上榜的新一线城市具有较高的宏观环境与经营效益分数,然而在健身行业供给和行业需求方面具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健身行业指数位列17位,还处于发展阶段。

热门文章